如今,一次性午餐盒已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物品。 由于它的低成本和少量投资,它已成为许多受消费者青睐的企业家精神行业。
2004年,国家质量监督局的数据表明,我国有3700多个一次性食品餐具制造商,其中大多数生产规模很小。 那年,一个叫刘冠庆的人张开嘴说了个惊天动地的事:我想投资20亿美元建立一个环保的餐具加工厂!
“忽悠”的三个好朋友去了深圳
东北三人金灿,龚鹏和罗正刚 原本是的,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,在深圳做饭盒生意的刘冠卿。
自鸣得意的刘冠卿向三个朋友描述了他的计划和工厂。 在他的朋友恢复意识之前,他说了一些令他们震惊的事情:他将建造的工厂的总投资将达到20亿美元。
2004年春天,他们收到了刘冠卿的电话邀请,得知刘冠卿开办了一家拥有一流设备的大型现代化便当盒加工企业,迫切需要他们的帮助。 过去。
东北的三个人毫不犹豫地辞职,去深圳加入刘冠卿。 然而,他们到达现场时却傻眼了:小山,杂草和荒原都荒凉而凌乱。 大喊大叫的三个人都非常生气,问刘冠卿为什么对他们撒谎?
刘冠卿合理地说:“不敢欺骗。这是在好朋友的帮助下的把戏。我真的很想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世界一流的工厂。”
p每个人都知道20亿不是一个小数目,特别是投资20亿用于生产小型便当的情况,这样的举动是非同寻常的。 朋友认为刘冠卿是一个幻想,这个项目是不可信的。 刘冠卿并不急于为自己摆脱“犯罪”。 他只是仔细地向他的朋友们详细解释了他的详细计划和实施计划。 从工厂的建立到调试,再到要使用的设备,再到生产规模,刘冠庆都参与其中。将所有细节倒入我的朋友们。三个东北朋友被刘冠卿的计划逐渐打动,不久就决定留下并加入刘冠卿的事业。
代理环保午餐盒的业务正在蓬勃发展。
事实证明,刘冠卿一直在公司中载人来运营这个20亿美元的项目。 从项目的建立到设计的完成,他跑了两年多,对家人和员工隐瞒了两年多。 三个东北朋友的到来终于将他隐藏的巨大秘密暴露了出来。
最终得知真相的妻子的第一感觉就像是五场雷雨:“经过这么多年,我们已经赚了几千万。现在我们必须投资20亿。即使 我们卖掉所有财产,这是不可能的。这是一个天文数字。” 他的妻子谢秀华对此感到震惊和愤怒。
他妻子的话表明,刘冠卿的经济实力与这个20亿美元项目的运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他邀请朋友们充满信心地去做。
”“当加热发泡的便当盒时,例如,在微波炉中加热到60度以上时,它会融化并变形,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 友好的饭盒在微波炉中加热到130度时不会变形,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也无害。” 刘冠卿详细介绍了两种便当盒的表现。
当时,只有极少数的国内公司在生产这种环保餐具,但深圳却没有。 市场上充斥着有潜在安全隐患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。
了解了环保便当盒的优点,刘冠庆认为该行业必须在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。 1998年,他放弃了装饰行业,成立了讯宝,成为该外资企业在华南地区的总代理。 刘冠卿本着聪明的心和勤奋的工作精神,迅速向超市,酒店乃至海外推广了越来越环保的餐具。
抵押六个家庭共享的房屋以换取贷款
事实上,近年来,我国对一次性食品和 餐具逐年增加。 现在,年度总需求量约为2500亿片。 这意味着,如果刘冠庆建设投资20亿元的环保餐具加工厂,其生产能力甚至可以达到广东省。需求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。
根据刘冠卿对环保饭盒的市场分析,他投资20亿元用于制作环保饭盒,资金实际上并不算多。 但是20亿美元的巨款从何而来呢?
刘冠卿也知道,拨出20亿资金用于建设是不现实的。 他决定分三步走这个项目,采取“逐步实施和滚动开发”的策略。 但该项目一期投资也需要4亿元,仍远远高于刘冠卿的经济实力。 但是,刘冠卿觉得,既然已经确定了这件事,他就准备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。
随着项目的一点点进展,刘冠庆将以前积累的所有资产投入了建设。 在施工期间,他非常挑剔,不满意时,他不知所措。 这样,他的资本投资就无形地增加了,他不得不花两天时间才能到处借钱。
有一天,刘冠卿的资金很急。 他想抵押家人的最后一所房子,以换取超过1000万元的贷款。 没想到,他的话一出,他就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,弟弟和妹妹们反应强烈。
刘冠卿的这栋房屋不仅与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,而且与他的老父母和六个弟弟一起住了六个家庭。 过去,长子刘冠卿是家庭的支柱。 在他的领导下,一个大家庭过着美好的生活。
现在,刘冠卿想抵押房屋,即使他本人也有点难过,“他感到非常难过,他想抵押房屋,但是项目做得不好, 更加令人不自在,所以他只能这样走。“为了做好这个20亿美元的大项目,刘冠卿感到自己必须集中精力克服所有困难。 他耐心地向家人解释了自己的想法。 尽管家人认为他在胡闹,但他们仍然默默地同意他的决定。
投资20亿美元生产午餐盒
但是,在刘冠庆准备进一步扩大市场时,他显然感到 外资公司不再为他提供良好的服务,他们打算给他增加麻烦并限制他。 “我们中间尤其无助。在这里,我们敦促供应商交付货物,那里的客户敦促我们交付货物。” 他的妻子谢秀华很尴尬。要说。
当刘冠卿作为代理人帮助外资公司更好地开拓市场时,他们不仅没有给出更优惠的条件,而且给刘冠卿带来了困难。 原因之一就是微妙之处。
事实证明,刘冠卿的外资企业产品并未按原样推出。 他认为外国人制作的便当盒不适合中国人的习惯。 因此,他结合了市场,并与技术人员一起对产品进行了重新设计,极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外观和性能,部分产品设计也获得了国家专利。
刘冠卿将转换后的代理产品放到他自己的讯宝公司品牌上,并投放到市场。 随着他的生意越来越繁荣,这家外资企业感到了更强烈的危机感。 他们似乎已经成为刘冠卿的加工厂,对刘冠卿的供应越来越被动。
这样的结果激发了刘冠卿无限的战斗精神:“在这种情况下,我将自己开发一个加工厂,而且必须做得很好。”
2002年初,刘冠庆开始建立自己的加工厂。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,终于发布了20亿投资项目计划。 考虑到家人会反对,他从一开始就对周围的人保密。 但是,一旦揭露了秘密,他的妻子就强烈批评了他。
在妻子的眼中,刘冠卿的举动太不现实了。 如果投入如此之大的钱做一个小的便当,如果失败了,后果将不堪设想。但是,刘冠卿坚信,自己的选择没有错。
在刘冠卿看来,小的午餐盒虽然不起眼,但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商品,而且拥有的市场实际上很大。
“我了解这个市场。例如,日本只有1亿人口。2004年,他们的便当盒销售额达到5000亿日元,折合人民币超过400亿元 中国有十亿以上的人口,只要开展这项业务的十分之一,它将达到日本的销量。” 刘冠卿头脑清晰。